手足口病的癥狀和日常護理

手足口病一種兒童傳染病,又名發疹性水皰性口腔炎,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,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,表現口痛、厭食、低熱、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,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,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腫、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。

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,導致死亡。 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(型),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(Cox A16)和腸道病毒71型(EV 71)最為常見。 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。

1957年紐西蘭首次報導該病,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. 2008年中國衛生部發佈《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》,把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。

1手足口病的癥狀

手足口病主要發生在3歲左右的兒童,潛伏期:多為2~10天,平均3~5天。

1.普通病例表現

大多數患兒是突然發病,發熱,患兒常表現出煩躁、哭鬧、流口水、不吃飯等不適。 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。 手、足、臀部、臂部、腿部出現斑丘疹,後轉為皰疹,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,皰內液體較少,消退後不留痕跡,無色素沉著。

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。 多在一周內痊癒,預後良好。 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,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。

2.重症病例表現

少數患兒病情進展迅速,可出現腦膜炎、腦炎、腦脊髓炎、肺水腫、迴圈障礙等,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,可致死亡,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。

(1)循環系統表現併發心肌炎表現:面色蒼灰、心率增快或減慢,脈搏淺速或減弱甚至消失,血壓升高或下降。 四肢發涼,指(趾)發紺,出冷汗,毛細血管再充盈時間延長。

(2)呼吸系統表現併發肺水腫表現:呼吸淺促、呼吸困難或節律改變,口唇發紺,咳嗽,咳白色、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液;肺部可聞及濕囉音或痰鳴音。

(3)神經系統表現併發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時表現:精神差、嗜睡、易驚、頭痛、嘔吐、讞妄甚至昏迷;肢體抖動,肌陣攣、眼球震顫、共濟失調、眼球運動障礙;無力或急性弛緩性麻痹;驚厥。 查體可見腦膜刺激征,腱反射減弱或消失,巴氏征陽性。

2手足口病的病因

病毒通過消化道傳播,其感染部位是包括咽部在內的整個消化道。 有多種腸道病毒可引起手足口病。 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及腸道病毒71型。 其感染途徑包括消化道,呼吸道及接觸傳播。

3手足口病的預防

1、做好疫情報告,及時發現病人,積極採取預防措施,防止疾病蔓延擴散。

2、對被污染過的日常用品、食具等應消毒處理,患兒糞便極其他排泄物可用3%漂白粉澄清液浸泡,衣物、被褥、玩具、毛巾等要在陽光下暴曬,保持室內通風換氣。

3、在傳染病流行時,應做好環境衛生、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。 飯前便后要洗手,預防病從口入。 不要讓兒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,避免接觸患病兒童。

4、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,減少被感染的機會,還要注意幼兒的營養、休息,避免日光暴曬,防止過度疲勞,降低機體抵抗力。

5、中藥具有清涼解毒作用,如:板蘭根、大青葉、金銀花、貫眾等具有一定效果,可用水煎服進行預防。

4手足口病的治療

一、西醫

1、治療原則主要是對症處理:

(1)口服B族維生素,如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C;

(2)嘔吐難以進食者給予輸液。 當口腔因有糜爛吃東西困難時,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,飯後漱口。

(3)口腔潰瘍給予青梅散、金黴素魚肝油或錫類散外塗,疼痛劇烈塗以利多卡因或苯佐卡因加硼砂甘油,促使糜爛面早日癒合。 並保持局部清潔,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。

(4)皮膚皰疹有繼發感染者塗以1%甲紫;

(5)服用抗病毒的藥物,如病毒唑、病毒靈等。 若伴有發熱時,可以用一些清熱解毒的中藥。

2、手足口病重症,可能結合心肌炎、腦炎、腦膜炎等病症,應及時進行相應的對症治療。

神經系統受累治療:

(1)、控制顱內高壓,限制入量,給予甘露醇靜脈滴注。 根據病情調整給葯間隔及劑量。

(2)、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。

(3)、酌情可以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。

(4)、其他對症治療:降溫、鎮靜、止驚。

呼吸、循環系統衰竭治療:

(1)、保存呼吸道暢通,吸氧。

(2)、確保2條靜脈通道暢通,檢查呼吸、心率、血壓和血氧飽和度。

(3)、呼吸功能障礙時,及時氣管插管使用正壓機械通氣。

(4)、根據血壓、循環的變化可以選擇用米力農、多巴胺、多巴酚丁胺等藥物,酌情使用利尿藥物治療。

(5)、保護重要臟器功能,維持內環境的穩定。

(6)、抑制胃酸分泌,可做起使用西咪替丁、奧美拉唑等。

(7)、檢測血糖變化,嚴重高血糖時使用胰島素。 (8)、繼續發肺臟等部位的細菌感染時需要應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療。

二、中醫

1、雙花防毒飲

方劑:金銀花10g,野菊花10g,蚤休15g,茯苓10g,甘草3g。

製法:上藥加水300ml,浸泡30分鐘,以武火(大火)煎煮沸騰,改用文火(小火)煎煮15分鐘,煎成藥液150ml。 每日1劑,藥液分2~3次服,連續服用7~10天。 3歲以下嬰幼兒可減量服用。

2、對急性期出現低熱或無發熱,流涕咳嗽,咽紅疼痛,或納差噁心,可用; 銀翹散加減。

3、高熱持續,口腔、手足、臀部、四肢皰疹分佈稠密,可用; 清瘟敗毒飲加減; 對出現高熱不退,頻咳氣急等併發症,可用己椒莧黃丸合參附湯加減。

4、治療口疼牙齦腫:可用板藍根10克,黃芩、白蘚皮各6克,雙花3克,竹葉、薄荷各2克,煎水含漱。

5、在疾病康復期,恢復期熱退或微熱。 皰疹逐漸消退,胃納欠佳等,餘邪未盡,治宜理脾助運,兼以清化。 外方:谷芽、生意苡仁各15克,蟬蜕6克,鉤藤、淡竹葉各9克,甘草5克。 每日1劑,水煎分2次服。 對於口幹咽痛的孩子可用沙參麥冬湯方加減,養陰生津,清熱潤咽。

中成藥

1、玉屏風口服液合板藍根沖劑。

2、治療口咽部皰疹,可用西瓜霜、冰硼散、錫類散,塗搽口腔患處。 口腔炎噴霧劑對扁桃體炎效果最為明顯; 對小兒口腔炎有特效; 具有一定的祛痰止咳效果; 霧化劑型易吸收。

3、手足皰疹嚴重者,可用如意金黃散、青黛散,任選1種,麻油調,敷於皰疹患處。

5手足口病的飲食

適宜飲食

1、病初,嘴疼、不欲飲食食,以牛奶、豆漿、米湯、蛋花湯等流質食物為主,少食多餐,維持基本的營養需要。

2、緩解期(燒退,嘴頭減輕),飲食以泥糊狀食物為主,如:牛奶香蕉糊、清水煮麵條,稀飯,粥,饅頭,米飯,青菜等。

3、恢復期,少食多餐,高營養。 如:雞蛋、碎豆腐、碎蘑菇等。

6手足口病的日常護理

不宜飲食

1、 禁食冰冷、辛辣、酸鹹等刺激性食物。

2、 飲食溫度不宜過高,食用過熱的食物可以刺激破潰處引起疼痛,不利於病變癒合。

3、 治療期間應注意不吃魚、蝦、蟹。

上一篇

新生兒黃疸的癥狀和日常護理

下一篇

新生兒肺炎的癥狀和日常護理

你也可能喜欢

返回顶部